平成時代正式結束!新年號「令和」

日本發布了新年號「令和」,象徵「平成時代」告終,明仁天皇成為日本兩百年來第一位「上皇」。根據日本於 1947 年實施的戰後新憲法第一條,明定「萬世一系」的天皇成為日本國及日本國民團結之「象徵」,沒有政治權力、名義上的國家元首。

即將退位的明仁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出生,見過日本敗戰與父親裕仁天皇的經歷,確實十分清楚新憲法的重要與精神,乃至於自己的天命,而這也伴隨著他成長。平成30年雖然沒有在日本本土發生實質的戰爭,卻仍然是充滿著動盪與變化。

平成時代,始於1989年,在1991年後半段起,日本迎來泡沫經濟崩壞,股市與房價都一瞬間下滑,隨後便進入了漫長的經濟低迷,這段不景氣,外國媒體稱為「失落的二十年」,而日本國內還有另一個說法,叫做:「平成不況」(平成不景氣)。

這個在經濟上被稱為「平成不況」的三十年,日本面臨的人口問題,不光是高齡化、少子化這麼簡單,離婚數增加、結婚數減少,選擇待在家裡讓父母養的中年人越來越多,這些社會問題現在就像躲在牆角後的幽靈,窺視著日本社會的發展。

日本從二戰戰敗的灰燼中站起,讓日本人簡直不可一世,想的是如何「超越美國」成為國際上強大的新經濟體,在高度經濟成長的昭和末期,日本大企業製造出來的產品是品質的保證,「日本製造」更深得全球消費者的信賴。 

1985年美國因預算赤字問題,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「廣場協議」,發表共同聲明,宣佈介入匯率市場,要求盟國聯手使美元貶值。於是日本銀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,大量資金流入日本,房地產和股市急速膨脹,有如泡沫般不斷增長。

日本經濟衝向前所未有的高峰,日本人的揮霍行徑,在全世界成為頭條新聞,社會充斥「明天會更好」、「明年的薪水一定可以比今年領得多」、「土地的價格會不斷上漲」的神話,所以每個日本人願意安心地為自己規劃未來的十年、甚至二十年,放心找一個對象結婚組成家庭,一起養育小孩培養後代。

因此,在明仁天皇登基之時,「平成世代」初期出生的嬰兒,生活物質遠比「昭和世代」更豐裕,當時,大多數日本人還沉浸在成為「全球第一大經濟體」的願景中。如今,明仁天皇退位之際,整個日本面對的卻是如何擺脫「低慾望社會」的窘境。

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2016年也出書指出日本成了「低慾望社會」,無論物價如何降低,消費無法得到刺激,就業率大幅下降,經濟衰退;再加上沒有生育下一代,社會發展停滯。 像日本這樣空前無慾望的社會,是從明治維新以來絕無僅有的,現在日本地鐵的車廂中,大多數人都手持智慧型手機,尤其年輕人眼不離手機地玩遊戲或是傳Line,跟十年前地鐵車廂裡的年輕人總是捧著書讀的景象早已不再。

這群在泡沫經濟中出生的年輕人,也因此跟他們的父母輩有著全然不同的生活經驗,他們生活在一個日本已經緩緩走向衰落,面對的是一個階級固化嚴重的社會、經濟長期低迷,年功序列制崩壞,科技技術卻不斷進步的時代。現在的日本,是一個無法讓年輕人看見未來的國家,因此年輕人選擇不工作、不出門、不消費、不結婚生子,儘量減少人生風險。

學者們將這一現象歸咎於日本教育界近十年實施的「 寬鬆教育(ゆとり教育)」,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,導入學校週休二日、將教學內容減少 30%、縮短上課時數、考試排名不公布等政策。接受寬鬆教育的學生出社會後,卻被輿論評價「普遍能力不足」、「無法接受被人責罵」、「過度依賴父母無法獨立」。

日本政府有感於寬鬆教育所帶來的各項惡果,只實施十年就廢止修正。不過,寬鬆教育並非完全一無是處,寬鬆世代的年輕人也展現出他們的特長。這世代的年輕人,比起其他日本年齡層,更注重自我發展,寬鬆教育下,轉而培養出不少傑出的體育選手、藝術家。

平成時代的日本,拋棄了軍國與民粹,走向了公民社會的道路,曾被譽為「戰後奇蹟」的經濟體已不再璀璨,如今在世界舞台上,仍然以其科技、藝文和流行文化,有著十分可觀的影響力。日本在醫學、科技研發能力依然位列世界前茅,在過去18年中已有18位日本學者獲得了諾貝爾獎,涵蓋物理、化學、醫學、文學等各個領域。而日本的經濟軟實力傲視全球,從京都、美食、藝術、動漫、工匠精神、斷舍離,使得日式文化風靡全世界。

平成時代的日本,也經歷劇烈的社會變遷,從工業化進入互聯網,阪神大地震、無差別殺人事件,311福島核洩事故,還有人口持續老化導致勞動力短缺、抑制成長潛力等問題,美國總統川普豎起了「美國優先」大旗、單邊實行保護主義、強勢發動貿易大戰、攪亂了全球貿易秩序和產業格局,也衝擊仰賴出口的日本經濟。

TPP 協定於去年12月30日生效,建成了占整個世界貿易額15%,據日本政府的試算,將使日本國內總產值(GDP)增加8兆日元。緊接著日本與歐盟簽署了「經濟夥伴關係協定」(EPA),是迄今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,連接起全球第一和第四大經濟體,將打造一個覆蓋6億人口、占全球GDP近三分之一、全球最大的開放性經貿區域。

2020 東京奧運的場館建設和賽事籌備按部就班地有序進行,關西大阪方面已經啟動申辦 2025 世界博覽會。日本戰後的嬰兒潮世代,即將在2020 東京奧運之後進入75歲高齡,而可以享受健保自付額一成的制度,但同時需要使用醫療資源的該年齡層人口比例將會大幅度上升,對於日本經濟來說將會是一大負擔。

對日本而言,勞動力不足的時代馬上就要來臨了,與此同時,消費人口也將會減少,日本的市場會縮小,日本的出生率也以每年減少 56 萬人的速度衰減,但是日本的死亡率卻是以每年增加 34 萬人的速度往上攀升,這一增一減之間的趨勢持續沒有改變,大和民族或許有一天真的會變成稀有民族。

為了緩解少子化帶來的缺工問題,安倍政府已開放引進專業技術的外籍移工、2019年4月起,以建築、農業、住宿、看護、造船5大領域為對象,設置「特定技能評價考試」,通過考試即可獲得在日工作資格,預計到2025年,將有50萬單純勞動者湧入日本。

另一方面,在日本發布的《2015年製造業白皮書》中,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作為重點發展方向,同時也將加強在材料、醫療、能源和關鍵零部件領域的投入。日本多家知名企業,都開始自動化腳步,以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取代稀少的勞動力。

呼籲日本政府孤注一擲全民基本收入,或許是日本在「令和時代」面對全球貿易戰、科技自動化、高齡化、少子化及低慾望社會的解決之道,當社會安定的地板一舖下去,沒有人跌落的時候,日本長達30年的「平成不景氣」才能撥雲見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