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商業系統腐蝕的現代音樂

「音樂的創作」一向被世人公認為最難以揣摩、最深不可測的領域,無論作曲、填詞或編曲,都最講求個人天賦。誠如音樂發展的巔峰時期,樂聖貝多芬(Beethoven)、音樂之父巴哈(Bach) 、最偉大古典音樂作曲家莫扎特(Mozart)等,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音樂界巨人,擁有經典之作,絕非一個偶然。

現代音樂的困境

數個世紀以來,聞名於世的音樂之都維也納,於古典音樂和歌劇上,一直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和最頂尖的音樂中心和音樂學府。 縱然世上經已存在奧地利維也納、英國、德國及美國不同的著名音樂學院,每年提供所謂世上最專業的音樂訓練,培養及發掘音樂人才。

可悲的是,全球音樂界的境況依然是貧瘠不堪、駐足不前。

十八世紀末至今,雖然孕育出被譽為史上最偉大作曲家的樂聖貝多芬(Ludwig van Beethoven)。但數百年來,全世界和整個歷史裡面,所有音樂學院的教育,遑論訓練出另一個音樂之父巴哈、另一個海頓、另一個莫札特等音樂奇才。

單單回顧全世界音樂學院的歷史,過去數百年,根本從未訓練出另一個貝多芬,維也納和國際間,亦從未誕生另一人,能與貝多芬的驚世作品和樂章相提並論。數百年後的今日,樂聖貝多芬的地位從未被動搖及取締,世上亦不曾有另一人,可以在音樂成果上追得上貝多芬。

大家可以試想,數百年間,眾多舉世聞名的音樂學院,究竟做過甚麼呢?

大家可以反問,全世界所有音樂學院所教授的課程,何其垃圾呢?數百年後,若然全世界國際知名的音樂學院,是名符其實,能夠有一丁點功用的話,按道理,世上豈不早已訓練出一大群,與巴哈、海頓、莫札特和貝多芬同等級數的音樂人才嗎?

可是,數百年的累積,全世界音樂學院,竟然都無法訓練出另一位貝多芬?可見,全世界音樂學院的教育,以至全世界對音樂的理解,根本都是錯誤,他們對音樂根本一竅不通,是一群瞎子領著瞎子。  

回顧全世界過往數百年的音樂訓練,對普世人而言,若要成為音樂奇才,想源源不絕地創作經典樂章,其實音樂學院培育系統,根本沒有任何一丁點幫助。想成為一個擁有大量作品的音樂家,機會渺茫得很,換來的只有失望和絕望,若要成為音樂奇才,就只能靠與生俱來的天分和創造主的恩賜,還有基本的生存保障,免於經濟壓力的妥協。

事實上,每一位前往維也納深造的人,其實只是一起面對音樂界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五線譜瓶頸,就是創作音樂時,所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樂理疑難和困局,所謂學過專業音樂的人,根本如同瞎子摸象般,被錯誤的五線譜架構綁住,以致不明白真正的樂理奧秘,亦不懂得創作音樂。

現代詩歌的狀況

自從 1948 年,敬拜讚美的復興出現後,新浪潮的詩歌,宛如雨後春荀般四處湧現。全世界的基督徒們可以透過當代的新詩歌敬拜神、讚美神。同時亦能更新自己的靈魂與信仰。

短短三年,便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走向:

  1. 創作免費詩歌盡心敬拜讚美神,為耶穌基督得著靈魂 
  2. 把敬拜讚美視為得利的途徑,仿演藝圈辦巡迴演唱會 


版權收費這個屬於「外邦世界」的系統,已不知不覺間滲入,並且腐蝕了許多敬拜讚美的事奉。   這等荒蔑的概念!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已根深蒂固地,影響在這一代的基督教音樂創作者的思想中。詩歌成了商品、基督徒成了消費者、創作者成了製造商。

當今所謂基督教的音樂事奉者,竟然墮落到膽敢將神賦予靈感創作出來的詩歌,變為得利門徑、賺錢謀利。甚至,聯合所謂基督教的音樂組織,與外邦人一樣實行版權法,向所有基督徒及教會收取版稅,告諸法庭,將未能付上歌曲版稅的教會毀滅,成為魔鬼的爪牙攻擊神的教會。

一個牢固的「現代商業系統」,令本來可以吸引罪人來敬拜尋求神的詩歌,變成了經過商業利益考量,長時間策劃下的福音商品來獲利。事奉不能被商業化,福音不能被包裝成商品。並不是他們創作的詩歌不好,而是他們將聖經中神的話,創作成詩歌販售給基督徒與消費者,這方面糟蹋了福音的寶貴。

很多創作免費詩歌的事工,都是藉著多數基督徒默默奉獻,持續將詩歌推陳出新,然而,他們的詩歌都伴隨著從聖靈而來的極大恩膏,帶領無數的罪人接受耶穌為救主。

反之,貼上條碼成為商品的詩歌,就跟流行音樂幾乎沒有分別,製造了一種虛假的火熱,帶給人暫時的感官麻痺,而且每年都要為商品舉辦巡迴演唱會,甚至在佈道會或特會中置入性行銷。 幾年前就有詩歌專輯被知名牧師簽名,專輯的身價立刻翻倍,敬拜專輯完全仿造演藝圈的行銷模式,衣著、態度、照片等全都是仿照歌手藝人,令人不堪入目。

從聖靈得來的創作恩賜,亦要白白地送給這個世界,照亮每一個角落的黑暗,給予眾教會敬拜神、讚美神、傳福音,不論基督徒或未信主的人,亦能透過免費詩歌認識神,感受主耶穌無條件的愛與觸摸。

如果音樂界仍然處於「現代商業系統」當中,音樂家們就只能為了生存與名利,去創作大量的版權音樂。以「無條件基本收入」作為音樂家的經濟支柱,改革以五線譜為導向的樂理知識,這樣,才能為世界帶來下一個莫札特和貝多芬。